原标题:正在公示!云南10个工作室(站)拟被命名为首届示范性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近日云南省总工会发布公示拟命名 10个工作室(站)为首届示范性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根据《云岭工匠选树管理办法》《云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选树管理办法》《云南省职工技师工作站选树管理办法》和《示范性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申报工作方案》,自选树活动启动以来,经逐级推荐、初审、复审、专家评审等环节,云南省总工会拟命名首届示范性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个,现予以公示,进一步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的拟命名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以电话、信函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云南省总工会技术创新和职工素质建设工作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馈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不接受非实名反映。
该工作室有小组成员17人,团队围绕国电云南区域火力发电行业、公司的创新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在企业转型发展、安全生产、精益管理、配煤掺烧、人才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实际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在焊接方法及焊接热处理方面有独到的造诣和良好的成套解决方案,在铝、铝合金、异种钢、不锈钢等复杂焊接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且按照创新攻关+教学培训双基地的模式,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效和人才培养的领军基地。三年来,开展技术创新23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1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开展业务培训47次,为企业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430余万元,为推动企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工作室有小组成员19人,团队以“提升师生专业技能、助推企业技术创新”为宗旨,带领教师立足岗位,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在电气自动化、生产的全部过程自动化、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围绕智能产品研究开发、培训企业技术人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和学生创新活动指导等方面开展攻关项目、技术革新和人才教育培训,发挥了示范性引领作用,创造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年来,承担创新课题研究10项,已结题5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性专利5项、国家级新产品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9篇,为推动企业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工作室有小组成员25人,依托昆明市延安医院骨科中心在骨科领域进行骨科医疗器械的创新与转化。团队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将骨科精准医疗技术、创新技术转化纳入重点项目研发,同时以医工共建多学科科研平台为理念,成为了国内首家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具备自主设计、生产检验、临床研究及产业转化为一体的多学科产学研平台。该平台通过配置成果转化基地,构建了从医疗产品设计、制作、测试、临床、注册到市场推广等产业转化体系,并自主研发了多项独具个性化特征的内固定装置,创建了复杂骨折治疗技术体系。三年来,取得创新成果5项、成果转化5项,发明专利技术3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该工作室有小组成员11人,团队致力于滇派内画艺术的研究,在培养人才及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与云南各高校、职业院校合作的形式培养内画高技能人员300余人,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帮扶弟子创业10余人。三年来,创新研发耐腐性强、色泽艳丽、环保性能好的现代内画颜料6种;研发了以云南金竹和不同毛质为基础材料的现代内画系列画笔21种;开发了现代内画异形载体170余种。3件作品被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其中1件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收藏。荣获“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获得国家级、省级金银奖项63项,发表论文8篇、出版专著《滇派内画艺术》。
该工作室有小组成员35人,致力于煤化工深加工产业链相关这类的产品研发及加氢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开展了橡胶籽油加氢制高品质硬脂酸系列新产品、顺酐加氢制丁二酸/丁二酸酐产品、苯系增塑剂加氢制环保型增塑剂等关键技术探讨研究,研发出顺酐高温色号稳定剂系列新产品,开发出高品质顺酐,其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头羊;开发了低温酚脱色脱臭、利用废弃物1,4-丁二醇高沸料生产高品质四氢呋喃等新工艺;同时在顺酐尾气催化燃烧系统、四氢化萘装置和粗苯加氢萃取精馏装置的工艺技术优化方面取得很明显的成效,由此建立了“煤焦化粗化学品精深加工关键研发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解决了煤焦化粗化学品精深加工关键工艺技术,延伸了精深加工产业链,开创了一条焦化粗苯加氢精制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路子,该项目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工作室注重人才传帮带,三年来,共培养专业方面技术人员19名,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工作室有团体成员30人,团队围绕“与千家万户的用电客户切身利益、企业效益紧密相关的电费核算业务”为抓手,针对电费核算以及相关联的营销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服务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全面标杆管理和“互联网+”全员自主改善两个重要载体,先后完成“电费核算系统”“线损统计软件”“市场化交易软件”等7项技术攻关项目,使电费核算更精准、高效,从而不断的提高企业管理上的水准、提升客户满意度。三年来,承担的创新课题和攻关项目5项,成果转化5项,获得云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昆明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南方电网公司星级“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工人先锋号”,云南电网公司“先锋工作室”等荣誉称号,获云南省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云南省电力行业协会QC发布三等奖等奖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小组成员多次荣获网、省公司表彰。
该工作室有小组成员14人,团队围绕石斛入酒、单药材及多种药材的优化提取等方面开展攻关项目、技术革新,攻克了石斛精深工艺流程中的多项技术难题,研发出了石斛配制酒、石斛发酵酒、石斛发酵饮料和针对女士开发石斛低度酒等;开发了石斛切片、石斛原浆饮品、颗粒剂等多项石斛领域深加工产品并成功投放市场。参与制定了石斛行业标准《紫皮石斛中药材品质衡量准则》《紫皮石斛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以及云南食品安全区域标准《紫皮石斛》。“铁皮石斛洋参枣片”成为了国内石斛片剂类唯一的“健”字号产品,正在申报15个产品的“健字号”,目前3个产品通过了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的技术审批。三年来,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励7项。示范性效果突出,成效显著。
该工作站有小组成员15人,团队围绕“高档卷烟印刷水松纸生产技术开发”、“高精度牌名水松纸产品研究开发”、“高精度印刷机、分切机、烫金机开发”、“激光打孔设备的开发”、“印刷酒精回收循环利用工艺技术升级改造”等课题的机械设计、机械技改、机械革新、节能降耗等开展攻关项目、技术革新和人才教育培训,着力解决水松纸厂的技术、理论和科研发展瓶颈问题。F6胶、高平滑度水松纸的成功研制,使水松纸厂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电子打孔水松纸新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年来,取得创新成果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转化成果3项。
该工作站有小组成员40人,团队围绕电网系统发生的故障及发生在变电站的一般、重大缺陷和紧急性缺陷等电力设备试验检修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为公司生产排忧解难,使事故或事件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提出了改进和防范措施,有很大效果预防了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三年来,该工作室承担了创新课题和攻关项目研究15项,完成创新成果13项;荣获全国电力职工创新成果奖5项,省部级创新成果奖3项,云南电网公司等地市级创新成果奖21项;取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通过“传帮带”培养了32名能干事、勤专研、技艺精湛的专业带头人,创造了近900万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创新、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该工作站现有成员30人,团队围绕深锥压耙频繁、膏体搅拌不均匀、井下膏体输送堵管、漏浆严重等诸多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深锥料浆活化自动控制、膏体团块自动破碎、井下膏体安全输送在线监测等关键技术,成功攻克了国内首次引进的膏体充填中流量计、浓度计、料位计、自动化控制等有效运用的技术难题,成为了国内自动化控制在膏体充填技术中运用的先行者。实现了选矿产生的新尾砂利用率达100%,远大于国家尾矿利用率7%的水平,杜绝了尾矿库尾砂堆存量增加,降低尾矿库溃坝风险,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风险;堵管次数由之前6次/年降低至1次/年,漏浆次数由之前的3次/年降低至0次/年。三年来,工作站每年开展五小活动20余次,提高了设备正常运行效率,降低了生产安全风险,节约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